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绿色建筑 >> 项目展示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建设工程2号航站楼及停车楼


【信息时间: 2020/12/15   发布单位: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关闭】

 

 

建设单位: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物业单位: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有限公司
咨询单位: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冯昕(建筑)、丁生根(结构)、陈新(电气)、陆燕(暖通)、张嗣栋(给排水)

 

一、项目简介:

    南京禄口机场T2航站楼和停车场总用地面积为16.00万㎡,总建筑面积为34.65万㎡,容积率1.63,年旅客吞吐量为1800万人次,为主楼加长廊的前列式国内、国际综合航站楼。


 

   项目实景图 1

1 绿色建筑运行评价主要条文达标情况(GB/T50378-2006
 
运行评价子项类别
条文编号
主要内容
节能与能源利用
5.2.5
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5.2.9
合理采用蓄冷蓄热技术。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4.8
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避免重复装修。
5.4.11
可再利用建筑材料的使用率大于5%
运营管理
5.6.2
建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全部处理后达标排放。
5.6.5
物业管理部门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5.6.7
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洗。

 


     

 二、项目亮点

 

削峰填谷——冰蓄冷技术应用

 集中供冷站采用部分蓄冰系统,蓄冷时间为0点-8点。采用蓄冷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配电设施容量,显著减少了空调能耗费用。

 

可调节外遮阳系统

■用水节约——雨水中水回用

    结合场地条件进行非传统水源利用,充分开发雨水及中水资源。对航站楼主楼屋面雨水进行收集回用,供主楼内冲厕用水;场区污水处理站设置中水系统供应场区绿化灌溉用水。


中水机房

■舒适节能——室内环境优化、全热回收系统

    在航站楼设置采光天窗,停车楼采用下沉庭院和采光井相结合,有效利用自然光。合理采用电动遮阳百叶、室内电动遮阳帘、石材百叶遮阳、屋檐自遮阳等复合遮阳形式,改善室内热环境。航站楼的售票大厅、迎客厅和行李提取大厅以及停车楼的部分区域设有新风与排风全热回收系统,降低采暖与空调能耗负荷。停车楼设置屋顶绿化,美化环境并减少了屋顶热辐射。


航站楼采光天窗

■智能高效——楼宇自控系统

    航站楼设置了完善的楼宇自控系统,包括暖通空调自动化系统、给排水自动化系统、能源统计自动化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涉及各种类型的空气处理机组、变风量末端装置、新风处理机组、送排风机、空调冷热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热水系统、水泵排水系统、变频器、计量表等。


 

楼宇自控系统(航站区运行调度中心TOC)


三、运行效果分析

    项目2016年用水量为23.80万m³,其中航站楼主楼用水量11.90万m³,冷却塔用水量4.19万通过非传统水源利用,充分开发雨水及中水资源,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2.54%。                

    项目通过冰蓄冷技术的应用,显著减少了空调能耗费用。同时采用新风与排风全热回收技术、变风量末端装置、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措施减少建筑能耗。2016年单位建筑面积全年综合能耗为130.40kWh,与《民用机场航站楼能效评价指南MH/T5112-2016》中甲类机场航站楼Ⅰ类机场航站楼约束值140kWh相比,减少了9.60kWh,降低了6.86%,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11459.5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598.98吨,且每年可以节省电费2657.28万元。

四、用户反馈

    新航站楼和停车楼的投入使用,改善了原建筑的自然通风、采光,创造了良好的室内环境,在节水、节能的同时也降低了使用费用,达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实现了“绿色机场”建设和使用要求。

——王先生(工作人员)

五、专家点评

    南京禄口机场T2航站楼建筑体量庞大,服务功能繁杂,且保障要求高。自然采光、绿化遮阳等合理的建筑设计理念既减少了照明、空调负荷,有效提高了室内舒适度;冰蓄冷技术的应用,降低了超大体量建筑空调系统对电网配置条件的苛刻要求,同时为电网提供了调峰功能,从而在电网宏观角度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也有效地降低了建筑能耗费用;雨水回收等技术应用,减少了市政雨水排放压力和市政供水需求,涵养了地下水源,改善了小气候环境,进一步降低了建筑环境负荷。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许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