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最近更新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简介


【信息时间: 2009-12-15   发布单位: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关闭】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简介

胡振宇

江苏省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

 

19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Arology)的新理念。 1969 年,美国建筑师麦克哈格(Lan L.McHarg)著《设计结合自然》一书,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1970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使人们认识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高速文明发展是难以为继的。太阳能、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应运而生,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先导。 1980年代,节能建筑体系逐渐完善,并在德、英、法、 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广泛应用。 1987年,联合国环境署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推广,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发展方向。40多年来,绿色建筑由理念到实践,在发达国家逐步完善,形成了较成熟的体系设计方法、评估方法和技术手段,各种新技术、新材料也层出不穷。

业内人士对“绿色建筑” 已形成共识。绿色建筑的基本特征是环保化、无污染、可循环、节省能源、节约资源、低碳(零碳)排放。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指为了规范和推广绿色建筑,近年来许多国家制定和发展了各自的绿色建筑标准与评估体系。评估体系有共同关注的指标,也要反映地域特征。

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国家

体系拥有者

体系名称

参考网站

英国

BRE

BREEAM

http://www.breeam.org/

美国

USGBC

LEED

http://www.usgbc.org/

日本

日本可持续建筑协会

CASBEE

http://www.ibec.or.jp/CASBEE

加拿大

GBC

GB Tool

http://www.worldgbc.org/

德国

德国联邦政府

EnEv

http://www.enev-online.de/

澳大利亚

DEH

NABERS

http://www.nabers.com.au/

中国

中国建设部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http://www.cin.gov.cn/

丹麦

SBI

BEAT

http://www.by-og-byg.dk/

法国

CSTB

ESCALE

http://www.cstb.fr/

芬兰

VIT

LCA House

http://www.vtt.fi/rte/esitteeet/

香港

HK Envi Building Association

HK-BEAM

http://www.hk-beam.org/

意大利

ITACA

Protocollo

http://www.itaca.org/

挪威

NBI

Eco-profile

http://www.buggforsk.org/

荷兰

SBR

Eco-Quantum

http://www.ecoquantum.nl/

瑞典

KTH Infrastructure & Planning

Eco-effect

http://www.infra.kth.se/BBA

中国台湾

ABRI&AERF

EMGB

http://www.abri.gov/

 

英国-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

BREEAM评价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核心表现因素、2)设计和实施、3)管理和运作。

评价对象:任何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

评价条目包括管理、能源、健康舒适、污染、交通、土地使用、生态、材料、水资源九方面。

评估方式及等级划分是当建筑物通过或超过某一项指标基准时,就会获得该项分数;每项指标分值统一,评分标准根据评价内容有不同规定。

BREEAM按照得分给予四个主要级别的评定,分别是“通过”、“好”、“很好”和“优秀”。在2004BREEAM办公建筑版本中,建筑最高可能分数为996分。由于有英国建筑师学会的参与,该证书在英国具有相当的权威性。

 

德国-节能规范Energieeinsparverordung) 缩写:EnEv

德国早在1977年就制定了节能标准;2003年,德国出台《建筑节能规范》(EnEv),取代了供暖设备条例和建筑保温条例(Wsvo78) 2007年颁布EnEv2007 EnEv2009200910月初生效。

 

德国-DGNB (German Sustainable Building Certificate

2007年由德国可持续建筑委员会组织德国建筑行业的各专业人士共同开发,它不仅仅仅是绿色建筑标准,而且还涵盖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方面的因素,以及建筑功能和建筑性能评价指标的体系。

DGNB评价内容:生态质量、经济质量、社会文化及功能质量、技术质量、程序质量、场址选择。

每个专题分为若干标准,对于每一条标准,都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办法及相应的分值,最高为10分。根据六个专题的分值,授予金、银、铜三级。

 

美国-LEED 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al Design Building Rating System

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制定,最初版本LEED V1.0颁布于1998年,2000LEED V2.0获准执行,2009427日开始应用LEED V3版本。(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是LEED V2.2版本)

为适应建筑的自身发展,LEED体系做了细化,包括LEED-NC EED-EB LEED-CI LEED-CS LEED-NDLEED-H等,另外还有一些地方性版本及军事版本。                    

评估指标及权重:LEED主要包括可持续的场地设计、有效利用水资源、能源与大气、原材料和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创新和设计等6大项评估指标,其中每个大项包括2-8个评价子项,共41个指标,满分69分;其特色是:有的大项前还有1-3个必须遵照的前提条件,不满足则无法评估。

根据得分卡总分,确定项目所达LEED绿色建筑类型,如认证级、银级、金级、铂金(白金)级。

 

日本-CASBEE

1994年,日本颁布了《环境基本法》;2001年,由日本学术界、企业界专家、政府三方面联合组成“建筑综合环境评价委员会”,以产、政、学联合的形式研究开发。

CASBEE(建筑物环境效能综合评价系统)评价各类型建筑,包括New ConstructionExisting Building RenovationHeat IslandUrban DevelopmentUrban area and BuildingsHomeDetached House)

针对不同阶段和利用者应有4个有效工具:初步设计工具、环境设计工具、环境标签工具、可持续运营和更新工具。

评估指标及权重:提出以用地边界和建筑最高点之间的假想空间作为建筑物环境效率评价的封闭体系。

评价“Q(quality)即建筑的环境品质和性能”和“L(loadings)即建筑的外部环境负荷”两大类指标;QL的各子项约80个。

评估方式及等级划分:采用5级评分制,基准值为水准33分);满足最低条件时评为水准11分),达到一般水准时为水准3

 

加拿大-GB TOOL Green Building Tool)

绿色建筑挑战(Green Building Challenge,简称GBC)最初由加拿大发起于1996年,当时有美、英、法等14个国家参加;各参加国通过对多达35个项目进行研究和交流,最终于1998年确立GB Tool

评估体系及权重:研究对象包括新建和改建翻新建筑,评估手册共有四卷,包括总论、办公建筑、学校建筑、集合住宅。

GB Tool 2005将绿色建筑评价内容划分为7个部分:选址、项目规划和开发;能源和资源消耗;环境荷载;室内环境质量;建筑系统的功能性和可控性;社会和经济方面长期性能。

GBTool将建筑性能用图表形式表达,具体评价项目、评价基准和权重系数由各国根据国情制定。

 

澳大利亚-NABERS National Australian Built Environment Rating System

澳大利亚国家建筑环境评估体系(NABERS),由澳大利亚环境与遗产保护署于2003年颁布实施。

NABERS评估体系有四大项14个指标来评估一个建筑的建筑环境。

1、              温室气体排放——能源及温室气体、制冷导致的温室效应、交通;

2、              水资源——水资源的使用、雨水排放、污水排放;

3、环境——雨水污染、自然景观多样性、有害物资、质量引起的臭氧层破坏、垃圾排放量和掩埋处理、室内空气质量;

4、              使用者反馈——使用者满意程度

5NABERS评估对象:一部分是对既有商用办公建筑进行等级评定,另一部分是对住宅进行等级评定。评估的建筑星级等级越高,实际环境性能越好。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06 200637日发布,200661日起实施。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限于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

评定等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星级级别最高)

 

江苏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江苏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GJ32/TJ76-2009 》自200941日起实施。

标准规定绿色建筑包括住宅和公共建筑两类,其评价指标体系从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六方面,分控制项(评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款)、一般项和优选项(比较难达到的条款)三个不同档次对住宅和公共建筑进行了进行评价。

绿色建筑分为三个星级,其中三星级为最高。如:三星级绿色住宅除了达到六大类指标所有的控制项的要求外,33个一般项必须实现27个,14个优选项中完成7个。

我省的标准删去了少数与江苏实际状况不匹配的项目,同时将一些国家标准中的可选项“升格”为必须完成的控制项,从而让绿色建筑的评定更为严格。

例如:在住宅建筑评价部分中:

在节能的大类控制项(4.2.4)中要求: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5%

为了节省材料,避免分户装修的浪费,我省增设了国家标准未作要求的全装修比例条款并将其作为控制项(4.4.3),要求住区全装修比例不低于总户数的30%

 

各类主要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比较:

 

Q / L 评分

阶段评估

定量指标

权重体系

全生命周期评价

结构设计

使用方便性

BREEAM

较完善

二级

涵盖英国的生态足迹数据库

以评分为主

较容易

LEED

较少,量化评价为辅

1级线性权重

Checklist为主

判断性评价,较容易

CASBEE

较完善

三级

具有日本全国的数据库

以评分为主

较复杂

GB

TOOL

灵活

四级,前两级固定,其余自定义

具有多国数据库

以评分为主,可灵活修改

较复杂

GOBAS

4阶段评估

较完善

四级

具有北京地区的LCA数据库

评价指南+评分体系

设计了实施指南和评估软件,相对复杂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较少,量化评价为辅

1级线性权重

以评分为主

判断性评价,较容易

 

 

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几点思考

1、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要针对住宅、三类公建(办公、商业、旅馆),覆盖面不够

2、目前,我国现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要针对新建的建筑,对改建、扩建、修复、维修等情况适应性不强

3、绿色建筑的策划、规划、模拟评估、设计整合、技术手段、环保产品、评估评奖、推广宣传、专业教育、职业培训等方面都有不足之处。就规划设计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

4、节能减排是全社会的任务,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其他行业关系密切,建筑业如何和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要在高层面上、政府层面上甚至全球行动层面上才能解决,而且是长期任务

未来可结合各地建设实践的需求和当地的气候、经济、技术等特点,制定符合当地情况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估体系和设计导则。

同时还可在现有体系基础上拓展到更多类型的建筑,利用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为建筑管理提供依据、为建筑设计提供参考、为市场竞争提供信息、为环境教育提供资源,规范绿色建筑的行业管理,促进绿色建筑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和谐发展。